磁州窑的衍生

首页    理论探索    磁州窑的衍生

    磁州窑设在河北省邯郸地区磁县彭城一带,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早在四世纪(隋代)这里已开始生产青瓷器。到了十世纪(宋代),制瓷已很精美。由于这里窑场勃兴,制瓷技艺精湛,当时州以磁名,因此磁州窑著称于世。明《格古要论》中记载:“古磁器出河南彰德府磁州(现今河北省邯郸地区磁县),好者与定器相似,但无泪痕,亦有刻花、绣花、素者价高于定器”。

    古磁州窑烧制的磁器大部分是当时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品,种类繁多。清《磁州志》中记载:“磁器出彭城镇,置窑烧造缸、盆、碗、炉诸种,有黄、绿、翠、白、黑等色……只供肆店庄农之用。”磁州窑生产的瓷器,是采用当地大量蕴藏的大青土、白碱石(即牙白色的化妆土)、水冶釉,用手工拉坯或托坯成型,以斑花石(即含氧化铁的贫铁矿石)做绘料,以煤为燃料,用倒焰式的“馒头窑”(亦称磁州窑)烧制的。它的装饰以黑白对比为主要特色,运用铁锈花、刻划花、红绿彩及黄、褐、绿、蓝、窑变黑釉等进行装饰。它的装饰题材非常广泛,从考古发掘的出土物和传世作品的器物上,常见有挺拔秀美的缠枝牡丹纹;也有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婴戏、马戏、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诗文词曲、吉祥图案和几何纹样等。无论是画花、刻花,形象均生动活泼,笔法简洁豪放,结构严谨匀称,造型挺秀大方,从而构成了磁州窑独特的艺术风格。磁州窑可贵之处还在于当时“官窑”多以单色釉取胜,而磁州窑则以多种技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纹饰,别具一格。它以典雅朴实和遒劲雄浑的风格,反映出时代的气息,博得人们的喜爱。因而它的制瓷技艺得到广泛地传播,遍及黄河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和南方各地,并传到国外。被中外陶瓷专家称之为“磁州窑型”或“磁州窑系”。

    元、明、清各代继续烧造。清《磁州志》中记载:“明时曾在彭城滏源里设官坛厂四十座,岁造瓷坛集官坛厂,舟入京纳于光录寺。”又“彭城在滏源里居民善陶缸罂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当时磁州窑烧制的品种之多,产量之大,曾在历史上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说。“南有景德,北有彭城”是人们对磁州窑的赞誉。

    早期的磁州窑的磁器,应该是在釉陶的大量生产过程中诞生的。在磁县东陈村东魏赵民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造型生动的陶俑(其艺术价值不在咸阳兵马俑之下),和七件酱褐釉瓷,其年限为东魏武定五年的制品,这一发现证明了陶在釉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瓷的例证。对我国陶瓷与世界陶瓷的发展进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日本的上田恭辅先生曾提出磁州窑始于晋,然而晋、魏时期与窑炉及窑址尚未发现,很难考证。但这个环节迟早会被今后的考古证实的。北朝到隋时期,距彭城镇三十里的磁县贾璧村窑,已能烧制胎骨细腻,施透明青绿色釉的碗、盘、豆、钵、罐、砚等器皿。贾璧窑我曾多次到窑址考察,有人指出系北朝窑,据陶瓷专家冯先铭、李辉炳、王丽英等先生探察、考证认为是隋代青瓷窑址。在断堰上可以看到圆型的窑床,及大量的草木灰层,可以说贾璧窑是以柴为燃料的窑炉。

    一九七五年冬,在临水镇村北的大坑里西沿上发现烧制青瓷的又一处遗址,此处遗址有大量的筒型支柱,亦有实心支柱支架,在支柱上摆上瓷器使瓷器距窑床底有一定高度以便于火焰通过。在一个残窑底部发现青瓷与灰陶器混烧的状态,在窑内高温处烧青瓷,而低温处则烧灰陶器,亦可谓古人妙用火力的表现。最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处灰坑里找到了很多很薄的青瓷碗与盅的残片,这种残片口部基本上呈白色,只有底部釉厚处闪露着青色调,仔细察看这种瓷片它是在施过一种白色化妆土后,施上青瓷釉,然而在烧结的过程中由于氧化焰的作用,使其瓷器颜色呈现出白青色。啊!青转白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被找到了。此窑应是隋末唐初,青瓷转化为白瓷的一个重要转化因素,是还原焰与氧化焰应用的区别。正是由于窑内火焰气氛呈氧化焰时,使得釉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化妆土的应用促进了白瓷的成因,在氧化焰的气氛中,青瓷釉中的铁呈色的变化被先人认识到并刻意追求后改进,白瓷才会最终诞生。

    临水窑在唐代烧制青瓷与白釉瓷。从出土的瓷片中可以寻找到它们的踪迹,与邢窑同期生产白瓷器。但邢窑优质的瓷土当时磁州窑很难挖掘到,磁州窑窑工依靠古代陶器与隋唐青瓷使用的白泥工艺生产出化妆白瓷,满足了当时民众喜爱白釉陶瓷的需求。

    二00二年在临水镇建筑工地上,峰峰矿区文管所及时地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工作。出土了大量宋、金时代的白釉刻划花瓷片、白地黑花瓷片与红绿彩瓷片,并挖掘到一处红绿彩作坊的遗址,特别在宋、金之下的地层,出土了唐代青瓷片400余件,有三角型支架,还有泥料池12个,出土开元通宝钱币17枚。青瓷器标本计有:碗、盘、钵、豆、矮足盘、执壶、罐、炉等。多年来,临水窑遗址一直被现代城镇房屋建筑与道路覆盖着,未能进行系统的发掘,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一地带不断出土青瓷、唐白瓷器及宋、金时代的白地黑花与红绿彩标本。这就证明了唐代临水窑生产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关于唐代磁州窑陶瓷,过去研究的不多,但真正在唐代出现了“磁器”这一词汇。磁州设于开皇十年(590年)谓慈州,至唐代改为磁州。磁器与邢器、越器、定器、汝器等词汇应该泛指各地陶瓷风格。晚唐诗人皮日休说:“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唐代众多文献中,将磁州之“磁”字用作陶瓷涵意的事例很多,自古磁州窑早已生产磁器,它的化妆白瓷与唐代北方众多的窑场共同发展进步着,磁州窑在化妆土的应用、生产规模及时间跨度上,确系民窑中的娇娇者。

    磁州窑所在地自古至今就是人类生活生息繁衍之地,是中国古代文化遗存,特别是古代陶瓷文化遣存的宝库,且窑火不断,代代相传。在宋代之前这里早已存在着规模较大、技术卓越的制陶技艺,对宋代磁州窑磁器独特的风格的确立铺垫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3月9日 21:3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