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百科--邢窑
邢窑是中国最早的衍生地,窑场在今河北省邢台境内的内邱、临城一带及泯河两岸,南北狭长50华里,因古时属邢州管辖,故名邢窑。邢窑白瓷衍生于北朝末期的北齐时代,(公元550年~577年)形成于隋代(公元581年~618年),兴于唐代(公元681年~960年),终于北宋初期,历史跨越长达500年之久。邢窑的兴衰是随着历代政治、经济的沉浮而变异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但邢窑做为中华文明和中国陶艺文化的精粹,具有着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邢窑白瓷――中国陶瓷发展的里程碑
一、邢窑白瓷的衍生――铁元素在胎釉料中的有效控制
白瓷的出现在中国陶瓷史上大大晚于青釉瓷器,其原因是白瓷的烧造需要比青釉瓷更高的技术手段,白瓷必须有效地控制瓷胎和瓷釉中铁的含量下降到1%以下。因此,白瓷的出现只能有待于制瓷匠师们认识到胎釉料的呈色原理,掌握一定的除铁技术,降低原料中铁的成分,才能得以实现。
河北省内丘县邢窑窑址中出土的瓷片标本当属于北朝时期。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云年范粹墓中出土的。七件白釉瓷器,则是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实例(《河南安阳北齐范萃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一期)。这两批文物的品种多样、形制丰富,有碗、杯、磐、长颈瓶、三系和四素的罐,这与同一时期北方的青瓷造型相同,而不同的是这批器物的胎料通过洗炼,胎土中铁的成份得到了控制,故胎土比较白,釉层比青瓷薄,且相对匀称,这完全可以排除工艺烧成中的偶然因素可以佐证,北齐墓出土的白瓷本身,一方面延袭了同期北方青瓷的造型,另一方面,又在青瓷胎釉料配方的基础上,具备了初步控制铁含量的技术手段,实现了青釉向白釉转变的质的飞跃,是我国白瓷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这批白瓷的白度和胎的细密度等性能还不高,与成熟期唐代的白瓷显有区别,但白瓷的出现反映了北方制瓷工业的突飞猛进,它不单是丰富了陶瓷的品种,更主要的是为今后白瓷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空间,成为后来各种彩绘的发展基础。正是有了白瓷,才可能有后来的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色彩缤纷的陶瓷世界。
二、行窑白瓷的承袭—五百年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白瓷起源在何时,至今虽未定论,但从我国白瓷自身的承袭和沿革中,通过大量资料的考证,又不难看到一个愈来愈清晰的白瓷衍生,发展到成熟的历史纹脉。
北朝的白瓷烧制成功后,我国古代的制瓷业从器物胎釉上逐渐划分为青瓷和白瓷两大体系,它们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从北朝至唐代的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也仅有五六十年,期间隋代也仅仅经历了短暂的37年,但由于全国大统一局面的形成,使长期割裂的经济、文化在统一的政权下获得发展,隋代的制瓷业在北齐的初级白瓷的基础上也正蓄势待发,隋末大运河的开凿更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安阳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张盛墓中出土一批白瓷(安阳隋张盛墓发掘记)、《考古》1959年第10期)比北齐白瓷的胎釉质量都有提高。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李静训墓中出土的白瓷质量更佳,代表了当时的烧造水平。由此可见我国白瓷衍生于北朝末期的北齐时代,形成于隋代,成熟于唐代,入唐后白瓷的烧造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唐中晚期已自成体系。
北方白瓷,窑址很多,目前发现的河北临城邢窑、曲阳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登封窑、夹部窑、荣阳窑、安阳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陕西耀州窑、安徽萧窑等都烧制白瓷已形成规模。而河北的邢窑则风靡一时。(唐•李肇《国史补》中就有明确记载:“内丘的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美誉。以前,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北方邢窑的崛起形成了以“南青北白”为主的制瓷格局,既南方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系统成为主流。
三、邢窑白瓷的历史地位
到了唐代中晚期,由于交通的发达,商业的繁荣,为唐代瓷业的发展准备了产品市场,特别是北方瓷窑的增加超过了长江以南各地,为以后出现众多的的名窑和南北制窑中心奠定了基础。是时,北方邢窑白瓷与南方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北方瓷业和南方瓷业的最高成就。另外,瓷窑的专名也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以前都是陶、瓷合烧窑。《陶录》中说:“古陶惟自晋代起,东瓯、关洛诸作,在当时原只泛称陶器故仍以陶代之,盖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也。”这也是唐代烧瓷工艺发展的一个例证。
陆羽《茶经》从饮茶角度提到的窑场就有邢窑、越窑、鼎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这一时期,瓷制品的器类增多,且使用范围更广,新的器物应时而兴,茶、餐、酒、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罐和各类陈设瓷装饰器具,几乎无所不备。瓷质日用品形势新颖,造型浑圆饱满,浑厚中表现出柔和细腻,显得雍容典雅,丰腴稳重,制作质量已远远超越前代。而且,白瓷向青花传统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邢窑的白瓷已经达到“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高度和规模,并贡于朝。文献记载:“邢窑钜鹿郡土贡瓷器,越州回稽郡土贡瓷器”(《新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邢窑进攻的白瓷当为邢瓷中洁白如雪的釉色。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带“盈”字款的邢窑细白瓷碗底残片,为内邱城关邢窑址出土的碗底刻“盈”字的残片所证实。进贡的用品,在当时封建社会里极少见的,弥足珍贵。邢窑白瓷除广销国内上贡朝廷外还远销海外,在埃及、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日本和泰国的古代遗址中都有邢窑的白瓷。就邢窑白瓷“无贵贱天下通用之”这一社会效益来看,却是唐代其他窑所不及的。
邢窑白瓷不仅丰富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引起了文人墨客的青睐和兴趣,唐•陆羽在《茶经》中就有对邢窑的白瓷釉色“类银”、“类雪”的描述。邢窑的瓷大多数是白色而略发灰或微微闪黄,即陆羽所谓“类银”的釉色。少数面白的瓷片,胎体竖微细腻,釉色洁白如雪,积釉处闪黄,其胎釉的白度可与现代白瓷媲美而无逊色,堪称陆羽所谓“类雪”的美誉。这不仅证明了李肇《国史补》记载的准确,更是确立了唐代邢窑在我国白瓷发展史上的主导地位。邢窑白瓷的衍生和发展,跨越了隋唐以来长达四百年的历史时空,到北宋时南北方各地民间窑场纷纷崛起,它们兼容并蓄,吸收和借鉴了包括邢窑在内的唐、五代各窑场的长处和经验,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发挥原材料和燃料的优势,最终形成了以定、均、官、哥、汝五大名窑为代表的宋代新的陶瓷格局。五大名窑及北方的磁州窑等各具特色,百花齐放,而邢窑到北宋初则渐渐淡出,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继邢窑之后,作为白瓷新代表的定窑脱颖而出。
第二节 邢窑白瓷的工艺特点及艺术风格
一、邢窑白瓷的工艺特点
唐代陶瓷“南青北白”的格局已定,说明当时白瓷的产地主要在北方,在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都有生产,而其中河北临城邢窑最有名,与南方越窑并称,邢窑白瓷生产始于初唐,到开元、贞元之时已普及全国,“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国史补》)。陆羽《茶经》说它“类银”、“类雪”,胎上挂白化状土,然后再上白透明釉,釉色中闪黄,器内满釉,釉不到足,自然垂流。唐后期改为施全釉,体薄釉润,胎釉皆白,光洁纯净,器物朴实大方,不饰纹样。
1984年发现在河北临城、泯河两岸的程村、解村、澄底和内丘的城关地区发现多处窑址。这些窑址发现窑具先进、多样,除唐代流行的漏头状匣缽、捅式匣缽外,还有盒式匣缽,专用烧造高档白瓷,它既没有因欠火候而造成夹生的现象,也未见因过火而出现变形的弊病,表明邢窑当时已熟练地掌握了柴烧还原焰的烧成技术,积累了掌控窑炉生温区域的经验。从临城窑址生产的大宗产品碗类及器物来看,口底翻转交结清晰,器足呈玉环或玉璧状线圈足,做工滚圆周正光滑,工艺考究,邢窑白瓷碗类造型已独具风格。
邢窑的白瓷除烧制大量的碗类器物外,还有杯、盤、盏、托、匜、盒、壈、罐、瓶、执壶、皮串壶、枕、鸟食罐等,其中执壶是唐代陶瓷造型中最富有时代特色的器物,执壶在唐代是用来盛酒的一种酒具。鸡头壶做为盛酒的器物,自三国东吴末期烧成以后,一直沿袭到初唐,初唐以后执壶的出现,鸡头壶随之消失。邢窑执壶口部和颈部呈喇叭状,短身、短流与短流相对应的安曲柄及圆鼓腹部,这是执壶的重要特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邢窑执壶就是这一器物的典型代表。
二、邢窑白瓷的艺术风格
认识了青釉和白釉的呈色原理,在实践中加大铁釉着色就出现了黑瓷,极大地丰富了北齐瓷的品种,参照此时的青瓷、白瓷、黑瓷,从造型装饰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由于受到北朝佛教艺术的影响,刻划或贴连花纹饰已成为北朝陶瓷装饰的主流。
进入隋代,由于历年甚短,所以陶瓷工艺未有超越前代的建树,但是南北整治的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合流与交融,为后来唐宋瓷业的辉煌打下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到了唐朝邢窑白瓷已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和越窑青瓷在唐代并肩齐名。
公元九世纪中,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载道“武朝宗,郭道源……充太常寺调音律官,善击瓯,率以邢瓯,越瓯共十二双,施加水于其中,以著击之其音妙方瑯也”。作者所赞美邢、越两窑具有胜似古代青铜乐器——“方响”那样的音响效果,表明在胎土陶炼烧造火候等工艺技术上达到了胎骨坚实、致密,敲击音色优美,能当做乐器。总之邢窑白瓷胎体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如银似雪,纹饰采用刻划和印、贴花装饰技艺,烘托出一种凝重、素净之美。
邢窑的白瓷除以白色见长外,更具质朴、自然的天趣,造型简洁、浑厚、朴素少饰、多弦纹,把捏雕、贴饰与器物的实用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型体的阳刚之气与釉色的阴柔之美契为一体,不失为一代名窑。
第三节 邢窑白瓷与民俗文化
我国古代的饮茶习惯起于南方,在唐(《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中记述“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布大兴禅教,学禅物于不寐,又不夕食,界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雪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逐成风俗,自邬、齐、沧、棣渐至京翌,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由此可见饮茶到开元年间才在北方流行起来。饮茶之风在北方的流行,势必对茶具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的邢窑白瓷,特别是做为饮茶用的碗具,它的造型一般都是大口、小唇沿,浅腹,腹壁向下,口径大都大于底经的通告,在这样一个容器的空间里,则更适合当时的饮茶习惯,因为唐时饮末茶,饮茶时连茶碗中茶末的茶、汤一同喝掉,浅底的茶碗自然实用。在唐代由于政府禁止民间用铜器铸造生活用品,而在民间普通劳动大众是无力购买金银、漆等昂贵的饮茶器具,于是人们生活中过去所用的铜器就逐渐为瓷器所替代。有记载:“古无瓷瓶,皆以铜为之,至唐而始尚窑器”(张德谦《瓶花谱》)。唐代邢窑利用其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高低档并存的日用器皿,在李唐王朝管辖的辽阔疆域内具有很深的群众基础。
人们把邢越两窑相提并论,唯唐•陆羽在《茶经》中提出“邢不如越”的观点,这种褒越贬邢之说,其后都长期影响和左右着一些人对邢窑白瓷的看法,其说第一节二点是邢窑白瓷釉“类银”、“类雪”不如越窑青瓷釉“类冰”、“类玉”的效果,其着眼点却在于要求瓷器酷似玉器的追求上。
玉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人们把玉比作修身的标准和情操道德高尚的象征。由此可见陆羽抑邢扬越的观点,完全是出自对玉的崇尚,它反映了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心理和它们的审美取向。
“邢不如越”之三乃陆羽按瓷器的釉色与茶色是否相宜作为主要准则,“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益茶”。陆羽的这一观点只能说是嗜茶人的一种个人偏爱。比越窑问世还早的紫砂器,它是采用当地藏量丰富的含铁黏土质粉砂岩为原料制成的紫砂陶器,又多见于饮茶用之壶类,倘按陆羽所见,其不更不宜茶。然而,据文献载早在北宋就有对“紫泥”的描述,“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欧阳修《和梅公仪赏茶诗》)。“子石冷家留早味,紫泥新品泛青华”(梅尧臣《宛陵集》15卷)。陆羽所说透孔之见,既便局部是真实的,也未又是全面的、可观的。其实,陆羽的“邢不如越”说在唐代就没有得到社会的公认,唐末文学家皮日休在他的《茶瓯》诗中这样描述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全唐诗》卷六百十一皮日休),对邢越两窑制瓷的精美和轻巧同时予以称道和赞美。
第四节 断代千年的历史期待
邢窑白瓷从衍生发展到消失,跨越了仅四百年的历史长河,完成了一代名窑的历史使命,它不仅掀起了中国陶瓷发展的里程碑,同时又开启了中国白瓷向纵身发展的大门,千年来中国白瓷得以迅猛发展,青花粉彩、左彩、釉下彩、新彩、腐蚀金等各种装饰形式应运而生。
作为民族文化精粹的邢窑,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物质财富,也给人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邢窑断代已经千年,被诸多新的窑场所取代。新的名窑纷纷崛起,这是历史的必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业内有志之士也一直在追寻邢窑的足迹,探求恢复邢窑的可能。至今在河北临城、内邱一带小规模的试制生产一直在延续,临城的邢窑博物馆中仍保存有隋唐邢窑的精品,工艺精湛,胎釉之精美依然让人叹服。可喜的是地方各级政府日臻重视,倘能匹配科学的发展理念,断代千年的邢州古窑定能舒展昭辉。